第一次知道三公山是在小红书,号称小武功山(武功山也是从小红书看到的),但距离实在不近,车程近俩小时,一直没有去走一趟的规划。
这个长假,没有人约。国庆第二天,遂决定去爬三公山。庆幸的是,往返的路上没有遭遇大规模的堵车,总体上算是比较畅通。只是接近目的地的一段路程中,都是高低起伏蜿蜒盘绕的山路,属实难走,基本是一路按着喇叭过来的,恨不得在车顶装上个警灯。
和此前爬过的大工山类似,景区并没有完善的开发,除了登山步道外几乎没有任何附属设施。步道入口和半山腰分别摆了一个摊位,提供了一些饮料和零食。
比较意外的是,出发时还是艳阳高照,到三公山时却时不时落下来些雨点,山上的风也因此带来了一丝凉意。爬山的难度算是中等,一路上有七八个休息的平台,即使是我这种疏于锻炼的体质,也不算困难得登上了山顶。因为未充分开发的缘故,山上的物种非常丰富。看到了好几只漂亮的蝴蝶,奈何相机对焦赶不上蝴蝶飞舞的身姿,一只也没拍上,只好拍些不善于移动的蝗虫和螳螂。比较幸运的是,意外拍到了一只刚从石底爬出的蓝尾石龙子,也得亏它尾巴上过于鲜艳的蓝色,才让我在一堆枯枝烂叶中发现了它。
下山走的是一条小路,原以为下山的路会通向起点,等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在山的另一边了,只好绕着山走了半圈才终于爬上了自己的车(下次去景点前一定要做好攻略)。
前些天时候,邻居在我家门前的河边摔倒了,原因是此前为了美化村里的环境,村大队在河边修了一条木质走廊,而近来雨水天气,木板表面长了一层肉眼难辨的青苔。邻居洗完衣服后,恰逢临近傍晚天色昏暗,一脚踏上青苔,没能稳住身形,后脑磕在了洗衣服的石板上。
所幸,这并没有酿成悲剧。邻居只是磕破了皮,去诊所简单处理了下创口就好了。但我听说过不好的结局,村里的一位老人,在瓜地里摘瓜时,摔倒在田边的水沟里,再也没有起来。
幸好,邻居摔的不重;幸好,及时被人发现。否则,这件事很可能是另一种结局。
事情发生后,我立刻开始着手考虑给这块地方铺层防滑垫,这是最能够避免危险再次发生的方法。然而,所有人都试图阻止我。
“别花这冤枉钱!”
“注意点就没事!”
“你个孬包,钱多的没处花!”
或许,他们从没见过水边上加过防滑垫。
或许,他们不理解花私人的钱给别人公用的意义。
又或许,他们已经失去了对生命的珍重。
地垫不像我想象的那么便宜,想要给木板上可能的落脚点铺上一层,花费大致在60-70左右,为了防止地垫在紫外线下老化,保险起见,我选择了一种工业用的地垫,更加厚实可靠。
我知道,等我买回来铺上以后,不会有称赞和感谢我的人,即使是刚刚在这里摔破头的邻居。对她而言,新买的地垫已经改变不了她摔破头的事实,如果她小心眼的话,说不定还会埋怨我为什么不早些铺上;对于其他踩上地垫的人,他们更不会有丝毫感谢,他们从未在此摔倒,当然了,铺上地垫后就更不会了。
昨天去参加了初中同桌的婚礼。
同桌是个很优秀的人,成绩优异,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次次年级第一,个子高,打篮球也很厉害,模样也帅气,父母都是学校的老师,妥妥的天之骄子,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。
从小父母就喜欢拿我和他比较,毕竟我长期占据年级第二的位置,除了他,父母也很难找出个人压我一头。有过一段时间,我是非常忌恨的,但忌恨并不是针对于他本人,大约是那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愤吧。
我与同桌的关系总体上还是蛮融洽的,即使我们俩的兴趣爱好并不一致。我习惯一视同仁地看待我的每一个朋友,但难以否认的是,由于父母的影响,他在我的童年刻下了更深的印记。
大约是物极必反、过犹不及的缘故,父母始终希望我能和他竞逐,却让我早早放下了竞逐之心。我厌恶排名、厌恶比较,最终脱离开了人群,从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,最终接受了自己是茫茫普通人中的一个特别的自己。
如果我的人生中没有他,没有一个处处表现比我优秀的人,我绝不会是今天的自己。